星期五, 10月 05, 2007

眼光中閃爍智慧之光的生態學究


月初 (10月 1 日) 到了桃園機場去接機,Redeye 的老大哥 Dr. Ram Kumar 跟他的老闆 Dr. T. Ramakrishna Rao 一起到台灣來進行為期四週的學術交流。還沒見到 Dr. Rao 之前 Redeye 猜想一位已退休印度學者應該有點老態龍鍾而且有點學術匠氣才對,結果在出關的那一刻讓 Redeye 跌破了眼鏡,除了一頭的白髮顯示出他的年紀,神采奕奕的眼光讓人覺得全身充滿了實驗的朝氣。那個充滿笑容又緊盯著 Redeye 的眼神,讓 Redeye 瞬間產生了廣告式的疑問句 -『印度的老學究都像他這麼的親切嗎?』。

高速公路上 Redeye 盡力的解釋與說明台灣現況與沿路的建築跟景點給 Dr. Rao 認識,結果我得到的回應卻大多數是浮游動物相關研究在台灣進行的情形,當這麼一趟駕駛、開這麼一趟車,竟然有路考的感覺。還好這方面的研究 Redeye 不算生疏,不然可就糗到不行了。

昨天 (10月 4 日) 特地去聽了他的演講 - "Optimality models",雖然已經是個老掉牙的生態研究方向,可是在他的解說下就顯得相當有意思,尤其是一些特別加入的解說教材舉了些實際的例子來補充基礎理論的不足,讓 Redeye 覺得千里迢迢去聽了這場演講的確值回票價。Dr. Rao 在印度是研究淡水浮游動物的老學者,Dr. Ram 正是他指導出來的高材生之一,Dr. Rao 可以說是教學嚴謹,他在印度教書時,每天下午都要跟學生進行 tea time meeting,每天都知道學生實驗的進度,討論發現的問題與指導實驗不足的盲點。天阿,當 Redeye 知道他的學生每天需要在實驗室呆 18 個小時做研究才能去休息的特殊規定簡直就快傻眼了,這樣的『代誌』千萬不能在台灣發生才行。

演講後大夥兒興致勃勃的去了趟陰陽海,因為有個貝里斯 (Belize, 中美洲國家) 來的碩士班學生打算在那裡進行珊瑚的實驗,由於以前 Redeye 也做過珊瑚的相關實驗,所以也插花去瞭解了大致的情形。Dr. Rao 果然是個生態老學究,大約半個小時的時間裡參觀了大致的環境後,就給那碩士班學生提了很好的建議,讓他可以全面性的討論實驗所需要的各種資料與收集。甚至連浮游動物的實驗如何在那個海域裡進行也都做了很好的規劃與設計,噹噹,30 分鐘裡搞定一個實驗設計,連研究方向與環境因素都做了通盤的處理。

關於 "Optimality models" 這個題目,Dr. Rao 下了個很好的註解,在這個範圍下的實驗結果與真實永遠有不可及的差距,這個差距之所以發生的原因在於模式研究能告訴研究者的是生物在那個實驗條件下將怎麼做,而不是那生物真的做了啥 (What the animal should do; not what the animal dose)。這個結論真好,看來所有的生態研究都有失真的黑洞無法避免,拿來解釋 Redeye 過去所獲得的結果也很合適,真是受用了。

沒有留言: